打仗的时候,敌情获取与敌军方面情报来源是什么?
敌情获取与敌军方面情报来源,自古至今无外乎二种基本手段:就是战略侦察与战场侦察。
战前就已洞悉敌国动向,预先知道敌军出动哪些部队,这是全方位的战略侦察。
战场侦察,为军队出征打仗时指挥员要做的第一件事。就是必须要掌握当面之敌的敌情,包括兵力部署、武器装备,敌进军路线,活动驻防范围等等。而敌军番号就是重要敌情之一。
刘伯承元帅在战争年代常讲这样一句话:“五行不定、输个干净”。
“五行”之意,就是:任务、我情、敌情、时间、地形五项。这些因素,乃指挥员定下战斗决心的基础,也是夺取胜利的关键。
而敌情,只能靠多种侦察手段获取,侦察是战争的第一步。
所谓“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”。是指战争决心下达之后,向前方战区预先储运粮草辎重准备。
而在战争决心下达之前,大量的战略侦察早已提前展开了。
战略侦察。
古代的战略侦察,完全靠人力。
例如派遣使者以身份为掩护的高级间谍与敌国高层交往,或从片言只语的捕捉中分析敌国动向,或直接用重金收买获取敌国战略情报。
例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蒋干盗书”桥段,就是一幕经典的以使者为名行间谍之实,刺探敌军部署虚实的侦察与反侦察演绎。
或者派遣普通的细作、与探子、死士深入敌国,冒死直接抵近敌国军营重地窥探究竟。
从春秋战国开始,到明、清交战时期,
交战双方都离不开大量的探子互相深入敌境探察情报。
而现代战争虽然有了电子监听卫星侦察等科技。但是,间谍以及情报人员用人力肉眼直接刺探敌军的手段,仍然十分重要,决不可缺。这就叫作:眼见为实!
战场侦察。
现代战争中的战场侦察,就是战区特种部队,与前线军、师、旅、团一级的侦察兵们的任务。甚至营连一级,也会派出侦察小队前出执行侦察任务。
现代的就不讲了。重点说古代,古代军队同样十分重视战场侦察。
古代军队的侦察兵,名称为:斥堠、哨骑、侦骑。
一:
斥堠负责深入敌区纵深刺探敌军,通过敌军的营垒中的各色将军旗帜等等,可以确定敌军情况。比如敌军为哪路军队、统兵大将为谁,有多少兵力,步骑比例等。
又通过仔观察敌军的粮道动输,可以推测敌军能否持久。
侦察敌营垒部署,仔细观察敌营中是嘈杂纷乱还是秩序井然,敌哨探侦骑进出频繁程度等,可以推测敌人战斗力与战备情况优劣等等。
而古代名将们,往往会通过更换旗帜、散布流言等消息,用故意制造假象来迷惑误导对方的斥堠。
例如秦赵长平之战,秦将白起就通过更换自己的大将旗帜与流言,严重的误导了赵王与赵括的判断,最后成功引诱了赵军出战,围歼了四十万赵军。
二:
哨骑与侦骑,则负责古代军队在行军时、或列阵野战时,用最快速度获取敌军动向,以辅助大将作出战斗部署与下达作战命令。
没有哨骑与侦骑的古代军队,是万万无法行军打仗的!
因为古代军队战斗力,除了训练,就来自坚厚的铠甲。
而铠甲沉重且不透气,长时间束缚紧扎在身上,会严重消耗将士体力。而冷兵器白刃战,打得就是体力。
所以,古代军队在扎营与行军时,如果没有敌情,是不披甲的。为的就是最大限度保持士卒体力。
古代军队为什么每遭遇猝不及防的偷袭时,十之八九会统统溃散?
就因为敌军突然出现,来不及披甲之故。如果白刃争锋没有铠甲防护,那么就算武林高手,他十分本事也会顿失八分、只余了二三分。
而有没有敌情,完全要依靠哨骑侦骑前出警戒侦察。
古代军队在战区行军开进时,队伍前方与侧翼要派出大量哨骑,哨骑至少前出四十里远,每队少十骑左右,多则百骑;相隔每五里一队。一旦发现敌情,以接力方式,飞速通报本军大将。
然后,大将根据哨骑侦察到的敌军旗帜,规模,再次判断确定敌番号、兵力等等情况,下达临战命令。
比如:全体披甲执兵、列阵准备野战,或者占据有利地形筑垒防御等。
斥堠与哨骑除了侦察敌情、为开进中的大军负责前方侧翼敌情之外,还要负责拦截敌军的哨骑,不让敌军获得我方动向。
这就叫战场遮断,又叫前哨战。
自古每一场大战役爆发之前,首先就是双方斥堠与哨骑之间的侦察与反侦察激战。谁取得了侦察战的胜利,谁就在大战中赢得了主动权。
哨骑敌军敌情敌国军队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